智研咨詢 - 產業(yè)信息門戶

新型小蛋白質藥物或能緩解中風癥狀

    近日,發(fā)表在《Science Advances(科學進展)》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大腦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發(fā)現了一種新型藥物,可以在中風期間和中風后保護大腦。

    該研究表明,受損的神經元如果沒有導致細胞進入死亡的生化途徑,則它們仍然可以存活。

    該研究第一作者、匹茲堡醫(yī)學院研究生Anthony Schulien說:“在臨床實踐中,沒有任何藥物能夠阻止中風后的細胞死亡。這項研究為治療靶點提供了令人興奮的早期證據,我們希望有一天能將這些證據應用到患者身上。”

    研究通訊作者、匹茲堡醫(y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Elias Aizenman解釋說:“中風的發(fā)生是因為血栓堵塞了腦血管,阻礙了血液和氧氣到達神經元,從而導致神經元死亡。鄰近的神經元,在一個叫做中風半暗帶的區(qū)域,即使它們的血液和氧氣供應只是輕微或短暫的減少,也會變得功能失調,數小時或數天后就會死亡。”

    Aizenman說:“我們也在尋找防止其他神經元死亡的方法。如果我們能做到這點,康復將會得到改善,并且我們能更好地幫助中風患者在無法及時就醫(yī)的情況下進行有效干預。有了對癥的藥物,我們也能在患者到達醫(yī)院前減緩已知的中風進展。”

    在此前發(fā)表的研究中,Aizenman團隊的研究表明,細胞膜鉀通道蛋白Kv2.1與syntaxin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會促使鉀離子泄漏出神經元,從而引發(fā)細胞死亡。他們發(fā)現使用一種叫做TAT-C1aB的實驗化合物可以通過干擾syntaxin和Kv2.1的相互作用來防止細胞死亡。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確定了神經元細胞膜中兩種類型的Kv2.1通道。一個通道通常與細胞興奮性有關,而另一個通道允許其他新的Kv2.1通道進入細胞膜,從而促進鉀的釋放并最終導致神經元細胞死亡。

    有了這些知識,研究人員創(chuàng)造了一種名為TAT-DP-2的新小蛋白質,它可以破壞這些新通道進入細胞膜的通道,使鉀留在細胞內,從而阻止了細胞死亡的生化途徑。

    研究顯示,中風后注射TAT-DP-2的小鼠中風損傷區(qū)域較小,長期神經功能優(yōu)于未注射的小鼠。

 

    Aizenman說:“使用Kv2.1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方法可以改善中風的結果,這表明了靶向該通道的神經保護藥物的前景。”

公眾號
小程序
微信咨詢

版權提示: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lián)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yè)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

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在用潤滑油液應用及

監(jiān)控分技術委員會

聯(lián)合發(fā)布

TC280/SC6在

用潤滑油液應

用及監(jiān)控分技

術委員會

標準市場調查

問卷

掃描二維碼進行填寫
答完即刻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