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固定資產總投資55.15萬億,其中制造業(yè)投資、基建投資和地產投資占比分別為40%、33%、24%?;ā⒌禺a投資占比非常重要。
固定資產總投資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基建投資又分為①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②水利、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yè);③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上述三項占基建投資的比重分別為16%、48%、36%。
基建投資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一、基建投資
2020年4月17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繼續(xù)強調“房住不炒”,疊加2019年以來由于地產融資渠道趨緊,開發(fā)商拿地同比出現負增長,后期地產施工強度將逐漸回落。
土地購置面積與土地成交價款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制造業(yè)投資2020回升速度面臨壓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基建投資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國家預算內資金、國內貸款及自籌資金,其中自籌資金又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城投債、PPP、非標、鐵道債等。受稅收收入減少和土地出讓收入減少,預算內資金及政府性基金難以貢獻增量,預計2020 年基建增量資金主要來自地方專項債。
2020年疫情以來,財政部、發(fā)改委均透露要擴大地產專項債規(guī)模。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財政部提到要擴大地產專項債規(guī)模。3月17日發(fā)改委例行發(fā)布會上,發(fā)改委投資司副司長劉世虎表示,下一步發(fā)改委將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guī)模。 預計地方專項債對基建投資拉動作用可能超預期 。
2019年加快發(fā)行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新聞發(fā)布會上,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介紹專項債使用方向,土儲和棚改各占40%,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建設、農林水利及科教文衛(wèi)占比20%。土儲和棚改環(huán)節(jié)中的土地三通一平涉及基建領域,2019年專項債用于基建領域的占比在40%左右。
2019年12月12日國常會明確2020年提前下發(fā)的專項債不得用于土儲、棚改等和地產相關的領域,專項債新增舊改領域,因此我們預計2020年專項債用于基建的比例將從40%提高到70%左右。
2019 年專項債應用領域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0 年預計專項債應用領域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9年11月13日國常會提出降低部分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1)將港口、沿海及內河航運項目資本金最低比例由25%降至20%。對補短板的公路、鐵路、生態(tài)環(huán)保、社會民生等方面基礎設施項目,下調幅度不超過5個百分點;2)基礎設施等項目可通過發(fā)行權益型、股權類金融工具籌措不超過50%比例的資本金。在我們的敏感性分析中,認為港口、沿海、內河航運、公路、鐵路項目100%符合資本金比例降低要求,假設謹慎、中性、樂觀背景下,生態(tài)環(huán)保和社會民生類項目符合可降低資本金比例要求的項目占比分別為 15%、 20%、 25%,那么降低資本金比例政策將分別拉動基建投資3.51%、3.83%、4.15%。
新增地方專項債額度、地方專項債可用作項目資本金、降低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這幾項政策合計在謹慎、中性、樂觀假設下,對2020年基建投資的貢獻分別為4.34%、6.58%、11.02%。由于上述測算,未考慮基建投資各個細類內生性增長,僅考慮了“杠桿角度”的影響,而在2020年一季度經濟受疫情影響背景下,我們判斷全年基建投資大部分構成都會有內生性增長,因此在中性假設下,判斷2020年基建投資19.40萬億、同比增速6.58%。目前1-3月基建投資為2.2萬億、同比下降16.36%;預計4-12月基建投資19.4萬億,較2019年4-12月同比增長10.49%。
2020 年基建投資增速的判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基建投資三大構成中,①水利、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yè)及、②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③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的占比分別為48%、36%、16%。其中③占比較低,并且以電力投資為主,占其比重75%;電力投資中又以火電投資為主,占比60%?;痣姽┙o側改革背景下裝機增速放緩,2020年煤電裝機控制在11億千瓦內,裝機年復合增速不到4%。
煤電裝機容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中,鐵路運輸業(yè)、道路運輸業(yè)占比分別為11%和72%,是決定該項投資的關鍵。鐵路運輸又可分為普通鐵路和高速鐵路,2019年鐵路運輸業(yè)投資7590億元,其中高鐵新增里程5474公里,高鐵投資額約為6569億元,占比86.5%。2020-2022預計新開通高鐵項目建設規(guī)劃,預計2020/2021/2022年高鐵新增里程分別為3211/2076/2198公里,對應投資額分別約為3853、2491、2638億元,雖然投資額較2019年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單項投資較大的基建領域。
2019 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投資構成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公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9年道路運輸業(yè)投資為4.75萬億,占比72%。道路運輸業(yè)投資主要包括城市公共交通運輸、公路旅客運輸、道路貨物運輸、道路運輸輔助活動等四項,其中城市公共交通運輸又包括公共電汽車客運、城市軌道交通、 出租車客運、其他城市公共交通運輸,城市軌道交通是道路運輸業(yè)的重要構成。
2019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為6730公里,2020-2022年將是城市軌道交通的通車高峰,2020-2022年城市軌道交通新增里程1153、1701、1897公里,同比增速分別為19%、48%、12%,2020-2022年年均復合增速25.1%,并且考慮城軌建設進度會動態(tài)調整,每年新增里程會有變動,因此復合增速更能說明行業(yè)趨勢,城市軌道交通增速遠高于其他基建領域。按照每公里7億元投資額進行計算,新增里程對應的投資額分別為8068.2、11904.8、13277.0億元。
城市軌道交通新增里程(公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完成額(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水利、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yè)中,公共設施管理業(yè)投資占比為80%,公共設施管理業(yè)又可分為市政設施、綠化、環(huán)境衛(wèi)生、城市市容、城市公園、景區(qū)/森林公園管理業(yè)等,主要涉及城市市政相關的道路、排水、廣場公園、垃圾處理、城市綠化等。
從建筑央企的訂單結構也可以看出,市政工程訂單近期維持在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綜上,高鐵、城市軌道交通及市政設施將是基建投資落地的主要方向。
從2020Q1建筑企業(yè)訂單情況來看,中國建筑、中國鐵建和中國中鐵三家建筑央企基建訂單金額同比增長17.1%,幾乎未受疫情影響。而中國建筑的房建訂單同比下降8.9%。
中國建筑、中國鐵建、中國中鐵新簽基建訂單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建筑新簽房建訂單(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0Q1兩鐵新簽公路、鐵路、市政合同分別同比增長3.6%、26.7%和18.5%,鐵路和市政訂單維持高增長,對后續(xù)相關領域工程投資起到支撐。
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基建新簽公路領域新簽訂單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基建新簽鐵路領域新簽訂單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基建新簽市政領域新簽訂單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我國32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中有21個地區(qū)披露重大項目2020年完成投資額,平均每個地區(qū)年度投資額為4187億元,假設其余未披露今年具體投資額地區(qū)投資額為平均數,則全國各地區(qū)今年重大項目投資額為13.4億元,其中基建項目占比30%-40%。預計重點基建工程項目投資額為4.7億元,占2019年基建投資額的26%。
以浙江省為代表的地方政府積極配合中央政策,即將落地的交通項目包括“十大千億”工程和“百大百億”工程。“百大百億”工程則包括103個項目,總投資約2.4萬億元,涵蓋公路、鐵路、軌道、水運、樞紐等各種交通運輸方式。
2020 年各省重大項目年度投資額(一)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0 年各省重大項目年度投資額(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城軌
受益城軌里程增加與車流密度提升,2020-2022年迎來城軌車輛交付高峰。2020-2022年將是城市軌道交通的通車高峰,2020-2022年城市軌道交通新增里程1153、1701、1897公里,同比增速分別為19%、48%、12%。同時由于發(fā)車間隙的不斷縮小,每公里城軌運營車輛密度在逐步增加,綜合考慮運營里程增加與車流密度增加,預計2020-2022年新增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數量分別為7591、11158、11572輛,同比分別增長33.29%、46.99%、3.70%,復合增速26.62%,考慮到城軌建設進度會動態(tài)調整,每年具體新增里程以及新增車輛會有變動,因此復合增速更能說明行業(yè)趨勢。
2011-2022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車輛新增及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工程機械需求
每年春節(jié)假期,基建、地產項目的工人都要整體休息0.5個月左右,因此每年施工工期為11.5個月左右。而今年受疫情影響,工程項目施工基本上耽誤了1個月左右,實際施工工期只有10.5個月左右。在此我們用月均投資增速來表達,月均投資增速=(2020年投資額÷10.5)÷(2019年投資額÷11.5)-1。測算基建、地產投資月均增速分別為16.73%、10.84%。
疫情對施工工期的壓縮,會造成今年實際的投資強度增強,拉動更多的工程機械需求,因為同樣的投資額在更短的工期內會需要更多的工程機械設備配合。
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20-2026年中國基建行業(yè)市場前景規(guī)劃及發(fā)展策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國內需求在基建、地產投資月均增速分別為16.73%、10.84%的背景下,再考慮目前依舊處于更新換代需求周期,預計國內銷量增速10%左右。出口估計從二季度會進一步體現疫情影響,假設全年0增長,這里隱含的假設是海外疫情在二季度末之前能控制住,海外市場三、四季度會逐步恢復正常;2019年挖機行業(yè)國內銷量、出口銷量、總銷量分別為20.91、2.66、23.57萬臺,預計2020年挖機行業(yè)國內銷量、出口銷量、總銷量分別為23、2.66、25.66萬臺,國內總銷量同比增長8.87%。
2017-2020年挖機國內銷量及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2020年挖機出口銷量及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汽車吊下游主要以基建為主,以及地產、綠化園林、市政工程等,目前出口較少。雖然一季度,汽車起重機銷量同比下滑,但是我們判斷隨著基建、地產項目復工開工率回升,預計2020年汽車吊行業(yè)增速10%以上,高于挖機。從微觀層面來看,龍頭公司加班加點生產,日發(fā)貨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且噸位結構上移,預計2020年汽車吊行業(yè)收入增速更高。
一方面,泵車2019年銷量不到8000臺,且有不少短臂架泵車,較2011年歷史高點時候的1.2萬臺泵車銷量相距甚遠,預計2020年銷量不低于15%;另一方面,攪拌車受益治理超載,預計2020年銷量能有20%以上增長。綜合來看,預判2020年混凝土機械行業(yè)銷量增速在15%以上,高于汽車吊和挖機。預計全年混凝土機械增速>汽車吊增速>挖機增速。
2020年主機廠家“量”和“價”的提升都會超預期,核心零部件企業(yè)“量”的提升會超預期,主機廠家和核心零部件企業(yè)業(yè)績都存在上調的空間。


2025-2031年中國基建行業(yè)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基建行業(yè)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基建行業(yè)市場痛點及產業(yè)轉型升級發(fā)展布局, 中國基建行業(yè)代表性企業(yè)案例研究, 中國基建行業(yè)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