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業(yè)信息門戶

為什么貧富差距會這么大?在城市生存難度在加大?全國22省份的高凈值人數超過2萬人,城鄉(xiāng)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別大,是公平還是效率?未來的趨勢是什么?[圖]

    任何國家在發(fā)展道路上都會面臨一個重大的選擇:

    公平還是效率?

    完整的表述就是:公平優(yōu)先還是效率優(yōu)先?

    呃,你的第一感覺是不是選擇前者?

    如果僅僅是定性的描述這樣的重大原則,估計吵幾個月也沒有結果。我們把這個問題放到具體的環(huán)境中來分析。

    假如你是總理,現在你有100億來搞制造業(yè),那么你是把這100億集中投放在交通便利、基礎條件更好的——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還是把這100億平均分配給30個省,讓每一個省都拿到3億元都去搞點制造業(yè)?

    毫無疑問,應該選擇前者——這就意味著你選擇了“效率”,而放棄了“公平”。

    這種選擇更有利于經濟的發(fā)展,有利于把“蛋糕”做大,但是也會衍生出另一個問題——造成不同地區(qū)之間的貧富差異。

    再來一個例子。

    假如你是某市的市委書記,你現在有10億的資金來搞基礎設施建設,那么你是把這些資金先集中在城市中投放,還是把這些資金平均分配給轄區(qū)的10個縣區(qū)幾百個鄉(xiāng)鎮(zhèn)?

    毫無疑問,應該選擇前者——集中在城市投放意味著基礎設施能夠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平均分配給幾百個鄉(xiāng)鎮(zhèn),連一條貫通全市的主干道都修不出來——呃,這又意味著你選擇了“效率”,而放棄了“公平”。

    這種選擇同樣也會衍生出另一個問題——造成城鄉(xiāng)之間的貧富差異。

    通過這兩個問題你得出什么結論?

    一個后發(fā)國家要發(fā)展經濟,要建立自己的制造業(yè),要做蛋糕做大,只能是效率優(yōu)先!

    二戰(zhàn)后發(fā)展中國家但凡搞西方那套體制,被所謂的“民意”所綁架,搞“公平”優(yōu)先的,目前都在低收入泥潭里打滾,典型就是印度;相反,搞“效率優(yōu)先”的都創(chuàng)造了非常不錯的經濟成就,典型的就是亞洲四小龍的騰飛——回顧它們的歷史都是在搞非皿煮體制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

    當然,效率優(yōu)先、公平次后就會帶來一個衍生品——蛋糕分配的不平衡——用一句大實話來描述就是:造成巨大的貧富差異。

    所以,中國貧富差異為什么很大?

    原因就是這個“效率優(yōu)先”的原則。

    具體而言就是四大原因:地區(qū)差異、城鄉(xiāng)差異、行業(yè)差異與教育差異。

    前兩者前面已經談過,下面簡單的談談這個行業(yè)差異。

    中國產業(yè)發(fā)展路徑頗具特色。

    簡單的說就是政府拼命搞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出巨大的消費市場,然后以“市場換技術”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同時出臺各種政策扶持國內自主品牌。培育國內自主品牌做大,最后去參與國際競爭。

    隨便舉幾個例子:

    2000年時期中國空調出貨量才1000萬臺,2015年就超過1億臺,16年時間市場放大了10倍,目前中國空調滲透率超過60%,已經達到美國的水平,培育出象格力、海爾、美的等國產家電的龍頭。背后的原因是中國建設了大量水力、火力、風力、核電發(fā)電站,建設了覆蓋14億人安全高效的供電網絡,并且一直堅持居民電費低于工業(yè)用電的政策(大多數發(fā)達國家工業(yè)用電都低于居民用電)。

    2009年中國有幾個用智能手機?10年后現在每年中國消費數億臺智能手機,全世界每消費100臺智能手機中國人要占一半。背后的原因就是中國建設了全球占比40%的4G基站。正是這么大的市場,才有了華為、OPPO、小米等國產巨頭的崛起。

    阿里、騰訊的崛起,移動支付與數字經濟冠絕全球這些現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還不是遍布全國的光纖網絡、4G基站、發(fā)達便捷的公路鐵路網絡。

    ……

    這個特色的產業(yè)發(fā)展的路徑首先就是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天文數字的資金,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怎么籌集到這個資金?

    通過房地產行業(yè),通過中國“特色土地制度”。

    政府賣地給開發(fā)商獲得巨額的收入,然后拿著這個收入去做基礎設施建設——一般一個基建工程政府投入能達到30%,銀行就會配套70%的貸款。就靠著賣地收入這個杠桿,政府就撬動了龐大的基建市場。

    簡單的說,中國特色的發(fā)展道路就是這樣的鏈條:

    房地產發(fā)展+金融→為基礎設施建設買單→培育出巨大的消費市場→促進國內產業(yè)的繁榮→培育出世界級的企業(yè)去參與國際競爭

    這種模式的效率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中國近30年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后的經濟奇跡

    近二十年來,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冠絕全球,城市建設美輪美奐,基建成就超過西方國家300年的累計。同時實業(yè)也異軍突起——僅僅二十來年的時間,世界500強中國企業(yè)就能搶下120個席位——這種彎道超車的經濟奇跡證明了這個特色產業(yè)發(fā)展之路是非常高效的。

    當然,也不是沒有代價。

    房地產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截止到2016年,中國人均居住面積達到40平米,城市36,農村45——位居世界第三),讓中心城市中產階級以及年輕人承受了很高的房價痛苦指數。

    金融業(yè)的高速發(fā)展,讓政府、企業(yè)、居民背負了沉重的債務,中央地方債務估計在55萬億左右,居民在40萬億左右,雖然這個債務還在可控范圍之內,但也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與債務去杠桿就是這么來的。呃,順便說一下,中國貨幣超發(fā)也是為了擴張債務,投入基礎設施建設。

    基建的投入靠房地產+金融,那么這兩個行業(yè)必然成為整個社會的龍頭行業(yè),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必然獲得超越其它行業(yè)的收入水平。

    這就是行業(yè)差異帶來的貧富差異。

    現在可以回答之前的問題了——為什么中國貧富差距這么大?

    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導致的地區(qū)差距,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平衡導致的城鄉(xiāng)差距,行業(yè)發(fā)展不平衡導致的行業(yè)差距。(還有教育程度不同導致的教育差距,這里就不展開了)

    目前,全國22省份的高凈值人數超過2萬人,東南沿海五省市(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的高凈值人數已突破10萬人。除此之外,4省的高凈值人群數量超過5萬人,分別為山東、四川、湖北和福建;6省市的高凈值人群數量處于3-5萬人之間,分別為遼寧、河南、天津、河北、安徽和湖南。

中國高凈值人群分布

    經濟發(fā)展越快,意味著資源投放的效率越高——帶來的副產品就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眾所周知,人均可支配收入,常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生活水平的變化情況。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則說明這個國家的生活水平也就越高。

    2019年1月21日,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其中,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

    2015年至2018年扣除價格因素,每年實際增長比例分別為7.4%、6.3%、6.5%、6.5%。

2015-2018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比例

    據了解,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城鎮(zhèn)和農村來看,差別是很大的。我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早在2015年就突破了3萬;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卻一直保持在1萬左右。

    2015-2018年四年里,我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漲速度飛快,四年漲了8056元;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年里僅漲了3192元。按照這樣的漲勢,2019年我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突破4萬,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很有可能還將保持在1萬左右。

2015-2019年中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走勢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2019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走勢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家庭生命周期理論與家庭投資組合理論,構建了家庭的財富健康指數評價體系。該體系由“家庭客觀風險承受能力與主觀風險偏好程度識別體系”和“資產配置健康評價體系”構成。家庭客觀風險承受能力是從年齡、收入狀況、家庭負擔、置產狀況、投資經驗和金融知識六個維度衡量的;家庭的主觀風險偏好是根據家庭的主觀態(tài)度識別的;家庭的投資產品區(qū)分為了貨幣類、債券類、股票類和保險類四大類資產。

    我國城市家庭資產規(guī)??焖僭鲩L。家庭戶均資產規(guī)模從2011年的97.0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150.3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6%。報告預計2018年我國城市家庭的戶均總資產規(guī)模為161.7萬元,戶均凈資產規(guī)模為154.2萬元,戶均可投資資產規(guī)模為55.7萬元。中國家庭財富逐年增加,財富總值已位列世界第二。

2011-2018年城市家庭戶均資產、凈資產和可投資資產規(guī)模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那么,國家是不是一味追求效率,而放棄了公平?

    不是。

    效率優(yōu)先并不是放棄公平,而是通過“效率”做大蛋糕,再用這些“蛋糕”去反哺“公平”。

    事實上,在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中,國家花了很大的力氣來縮小貧富差距。

    比如地區(qū)差距。

    每年國家都要從富裕的省份抽走高達幾萬億的盈余轉移支付給落后地區(qū)——這是一個非??捎^的數字,也就是中國社會主義體制下才能做到的。只是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目前只有6個省市能夠常年實現財政盈余,其余25個省市自治區(qū)都需要轉移支付才能維持財政平衡。沒有富裕地區(qū)的轉移支付,很多落后地區(qū)教師工資、醫(yī)保、退休人員工資都發(fā)不出來。

    比較一下西方體制大家就會明白這個差別。

    中國領土面積與歐盟大致相等,經濟發(fā)展不平衡也與歐盟很類似。德國在歐盟的經濟地位相當于我們的上海,與上海相似的是,德國享受了歐盟統一流通的市場,成為歐盟成員國最大的貿易受益國,享受了東歐廉價勞動力等等好處,但是德國對歐盟較為落后的東歐國家的反哺非常有限,每年拿出的資金僅占德國GDP的1%以下——大致就是我們遇到路邊的乞丐從錢包里掏出一點零錢施舍一下。

    而上海GDP大致在2.8萬億,每年國稅收入進入中央財政就在5000億以上。GDP占比將近20%。
比如城鄉(xiāng)差距。

    中央每年給三農補貼幾千億,為農村搞村村通工程,強制性規(guī)定國企在農村投放的基礎公共用品價格不得高于城市——包括水、電、氣、網絡等等。這個政策讓提供公共用品的國企每年都得向農村市場倒貼巨額的資金——這些虧損最后都是中央財政來買單。

    這里多啰嗦幾句——美帝罵我們的國企壟斷,罵我們政府給國企大量的補貼——違反了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原則。國內一些經濟學家以及公知也遙相呼應,天天呼吁要政府取消對國企的補貼,要所有國企私有化,要放外資進入這些基礎民生領域。大家知道如果政府真這樣干是什么后果嗎?

    后果就是基礎公共產品將全面漲價!大量農村將停電、停水、停網絡——生活水平將倒退幾十年!

    政府如果不對這些提供公共產品的國企補貼,再放外資進入——資本是要賺錢的!所以,城市基礎公共產品漲價就是必然,農村建一個4G基站收取的網絡費還不夠電費——所以,用腳指頭想一想資本家會不會為不賺錢業(yè)務提供補貼。

    很多鍵盤俠從沒出過國門就被公知帶著瞎比比,他們永遠不會知道,在資本主義社會公共產品的缺失就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體制問題——美國廣大農村沒有網絡,甚至很多偏遠地區(qū)不通電,美國居民電費(含固定費用、電網費、電費)是中國的5倍,通訊費用是中國的10倍;日本居民的電費是中國的十倍,出租車價格是中國的10倍;歐盟成員國電費是中國4—5倍,地鐵的費用是中國幾十倍……

    現在搞扶貧攻堅戰(zhàn),搞鄉(xiāng)村振興其實也就是加大資源向農村投放的力度。
比如行業(yè)差距。

    過去是什么行業(yè)最賺錢?房地產+金融機構;現在政策對什么行業(yè)打壓最厲害?恰恰是是房地產+金融。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與最嚴厲的金融整治讓這兩個行業(yè)從業(yè)人員收入大幅度下滑。

    未來什么行業(yè)收入比較高?

    高端制造業(yè)+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現代服務業(yè)。這就是政策導向的趨勢。

    回到之前的貧富差距的話題——既然國家一直在調控貧富差距,為什么現在感覺貧富差距還是很大?

    原因很簡單,過去是在效率優(yōu)先的原則下追求公平——19大之前,管理層對國家主要矛盾的定義是“落后的生產力與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之間的矛盾”。既然是“落后生產力”,那么只有優(yōu)先發(fā)展“生產力”——其實就是“效率優(yōu)先”,“公平排在第二位”。

    19大報告第一次對主要矛盾的定義做出重大調整——“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解決“不平衡”需要“公平的原則”;解決“不充分”需要“效率的原則”——這就是將效率與公平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具體而言,就是在高端制造業(yè)+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現代服務業(yè)這三大產業(yè)上去做“效率”,在地區(qū)差異、城鄉(xiāng)差異、行業(yè)差異等領域投入更多的資源來達到“公平”。

    最后一個問題:個人怎么通過努力逆襲成為人生贏家?

    呃,首先你得將我的公眾號置頂,第一時間搶鮮閱讀。我會經常給你們分享國家的政策動態(tài)與解讀,分享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讓你對宏觀大勢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同時幫你排除各種負面聲音(比如中國藥丸論)、負面消息的干擾——說實話,很多自媒體就靠著制造負面情緒來賺眼球,那些東西看多了,真的會讓你的思想變得很灰暗——你得建立陽光、堅定的信念——未來個人取得較好的發(fā)展的必要前提就是——毫不猶豫的看多中國,做多中國!當然如果你希望我有更多的激情更快的節(jié)奏撰文分享,就需要你多多轉發(fā)擴散,點贊評論。反正我是看閱讀數據越多,點贊評論越多,越有寫作的動力。

    現在經濟大環(huán)境不大理想,但是絕對不是某些專家宣稱的“十年以上的衰退期”到來那么邪乎。3年,最多堅持3年,你將看到一個充滿活力并且到處流淌著財富的中國

    如果你還是一名學生,努力讀書是最主要的改變命運途徑。不同檔次的學校你將接觸不同層次的人脈,人脈對于你未來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可能的情況下,建議你盡量選擇理工科而不是文科;因為前者能讓你接受系統的科學思維的訓練。

    這里多說幾句。

    中國教育體制在全世界是最公平的體制。首先最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是公立而不是私立,西方國家的精英基本來自于私立學校。其次是統一教材,這至少保證任何一個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西方國家教材繁多,精英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使用的教材完全不在一個檔次;最后是公平的中考與高考制度,以分取人而不是西方國家自主招生往往設置很多看不見的玻璃門。特別是

    現在扶貧體制下,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還給貧困地區(qū)開設綠色通道。所以,在中國貧困家庭的孩子是可以通過努力學習改變命運的。

    其次,如果你是一個已經參加工作幾年的年輕人,那么你就要認真思考你的婚姻選擇——是“消費型”婚姻選擇——就是按照你喜歡的標準去選擇伴侶;還是“補償型”婚姻選擇——就是按照對你未來發(fā)展有幫助的標準去選擇伴侶。這兩者不同的選擇對你未來的命運影響很大——絕大多數時候,差不多就是兩種命運。

    教育與婚姻是普通人改變命運最重要的兩個渠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你得了解未來經濟發(fā)展的趨勢。

    選擇什么行業(yè)工作或者創(chuàng)業(yè),選擇什么樣的投資方向——這些都需要你對未來經濟發(fā)展的大趨勢有準確的認識,趨勢只要看清了就不會犯原則性的錯誤。

    舉一個例子,2002年——2012年這十年是中國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十年,如果這十年之間你的選擇是持有現金而不是購置資產,那么,10年過去,你毫無疑問會被購置資產的朋友甩下一大截——這就是不明趨勢影響了你的命運。

    未來的趨勢是什么?

    下一個風口在那里?

    為什么現在城市生存難度在加大? 

本文采編:CY315
公眾號
小程序
微信咨詢

版權提示: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yè)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

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在用潤滑油液應用及

監(jiān)控分技術委員會

聯合發(fā)布

TC280/SC6在

用潤滑油液應

用及監(jiān)控分技

術委員會

標準市場調查

問卷

掃描二維碼進行填寫
答完即刻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