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E概況
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為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須從食物或飼料中獲得的一類微量有機物質”。維生素與其他營養(yǎng)素不同之處在于它既不供應熱量也不構成機體組織,只需少量就能滿足需求,其一般不能在動物體內通過自身的同化作用合成,若機體內缺乏維生素,會引起機能紊亂,影響正常生理作用。因此維生素對人和動物而言是不可或缺,是“剛需”,必須從外界攝入補充。
維生素分為脂溶性維生素(VA、VD、VE、VK)和水溶性維生素(VC和B族維生素),目前主要有14個品種的維生素,下游主要應用于飼料、醫(yī)藥化妝品、食品飲料等領域。除維生素C之外,2017年全球維生素用量有65%用于飼料添加劑,醫(yī)藥化妝品和食品飲料分別占比25%和10%左右。在飼料添加劑方面,從維生素在不同畜禽品種的消耗結構來看,2017年約有52%的維生素應用于豬,蛋禽和肉禽各占16%,水產占比14%,反芻動物占比2%。
維生素在不同畜禽品種的消耗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維生素E屬于脂溶性維生素,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劑之一,自然界中存在著4種類型的生育酚,即α、β、γ、δ生育酚,通常所說的維生素E是指α-生育酚,存在3個手性中心,工業(yè)合成的維生素E通常不涉及手性合成,多為其8種異構體共存的混合物。因此被稱為all-rac-α-生育酚,或者D/L-α-生育酚。
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促進蛋白質更新合成、調節(jié)血小板的黏附力和聚集的作用。近年來,維生素E被廣泛用于抗衰老方面的保健品,認為它可消除脂褐素在細胞中的沉積,改善細胞的正常功能,減慢組織細胞的衰老過程。下游應用有63%用于飼料添加劑,醫(yī)藥化妝品和食品飲料分別占比32%和5%左右。按照博亞和訊統(tǒng)計,全球2018年維生素E需求量70000噸(油),國內需求量12000噸(油),國內維生素E企業(yè)2018年的供應量為50700噸,國內需求為全球需求的17.1%。目前全球維生素E年均需求增長率約為5%-8%。
維生素E結構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維生素E下游應用比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合成維生素具有經濟性和易得性兩大優(yōu)點。維生素E按照制備的方法不同,可分為合成維生素E和天然維生素E,其中合成維生素E占主導地位,廣泛應用于飼料添加劑、醫(yī)藥化妝品和食品飲料,天然維生素E主要應用于保健品中,一般是以維生素E含量豐富的油料精煉過程中的副產脫臭餾出物以及堿煉精制的皂腳為原料,受制于種植原料的產量上限以及提取的高昂成本,天然維生素E相較合成維生素E,其成本與產量均無優(yōu)勢。合成維生素E通過化工合成制得,原材料為基礎化工原料,可以簡單而便捷的擴大生產規(guī)模,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具備經濟性與易得性。
從體量而言,天然維生素E體量較合成維生素E小,參與者基本為中小企業(yè),從應用范圍而言,合成維生素E應用范圍廣,市場規(guī)模大,下文中我們討論的維生素E特指合成維生素E。
維生素E:需求底部徘徊,供給寡頭整合
VE下游應用廣泛,飼料是主要需求
維生素E是重要的精細化工產品,下游應用領域廣泛。維生素E,即VE,又名生育酚或產妊酚,分子式為C29H50O2,是一種具有強抗氧化性的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E已成為國際市場上用途最多、產銷量極大的主要維生素品種,與VC、VA一起成為維生素系列三大支柱產品。維生素E在藥品、食品、化妝品、飼料添加劑等行業(yè)中有廣泛應用。
維生素E下游應用廣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飼料添加劑是維生素E的主要下游需求。在下游各類應用中,飼料添加劑占維生素E需求比例高達約67%,醫(yī)藥及化妝品行業(yè)位居其次,占比約為28%,其余為食品飲料等,占比僅約為5%。作為維持動物正常生理機能所必不可少的有機化合物,維生素E具有極高的生物活性,在提高動物機體免疫力、增強繁殖能力和改善肉質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動物養(yǎng)殖實踐中作為飼料添加劑被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著人們生活水準提高,維生素E作為醫(yī)藥品、保健品和護膚美容品的需求正在快速攀升。
維生素E多用于飼料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維生素下游應用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飼料需求穩(wěn)步增長,“豬瘟”疫情短期抑制
維生素E是飼料的重要組成部分。飼料是指能提供動物所需營養(yǎng)素,促進動物生長、生產和健康,且在合理使用下安全、有效的可飼物質,包括單一飼料、預混料、濃縮料、配合料和精料補充料。其中,以維生素等飼料添加劑為主體的預混料是飼料生產的核心,也是飼料加工生產的基礎。由于動物無法完全依賴自身合成足夠的維生素E,而缺乏維生素E會使得動物受胎率、產崽率和幼崽存活率較低。因此維生素E是動物飼料的必要原料,其需求具有剛性。
飼料產業(yè)鏈示意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v維生素在飼料成本中占比較低。在飼料的原料成本中,豆粕、玉米等蛋白和能量原料占較大比例,而以維生素為代表的添加劑占比較低。其中,維生素在下游飼料添加量占比通常在百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范圍內,因此成本占比很低,通常占飼料成本比重低于2%。而維生素E只是其中諸多維生素中的一種。因此下游飼料行業(yè)對于維生素E漲價的耐受力較強。下游飼料中,根據動物的類型,維生素E飼料添加劑的濃度有所不同,魚類飼料和肉牛飼料最低添加量最高,均為200mg/千克。
飼料生產流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飼料成本占比構成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飼料保持穩(wěn)步增長態(tài)勢,肉雞、豬料產量占比居前。飼料行業(yè)是全球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連接種植業(yè)與養(yǎng)殖業(yè),對促進糧食高效轉化增值、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畜牧水產養(yǎng)殖起到良好的基礎支撐和保證作用。2018年全球飼料產量11.0億噸,較2017年的10.7億噸增長約3.2%。分地區(qū)看,亞太地區(qū)產量排名位居首位,占全球產量比例約35.8%,其次為歐洲,占比25.1%,北美占比約18.0%,其余為拉美、非洲等地區(qū)。由于膳食結構原因,亞洲是豬料、肉雞料、蛋雞料和水產料的第一大飼料生產區(qū),歐洲是奶牛料的第一大生產區(qū),北美是肉牛料第一大生產區(qū)。
全球飼料產量穩(wěn)步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全球飼料產量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飼料行業(yè)發(fā)展迅速。我國飼料行業(yè)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經過四十多年的發(fā)展,已形成了以飼料加工業(yè)、飼料原料工業(yè)、飼料添加劑工業(yè)、飼料機械工業(yè)以及飼料科研教育、質量安全檢測與監(jiān)管體系等為支撐的比較完整的飼料工業(yè)體系,飼料產品品種齊全。我國飼料工業(yè)伴隨著畜禽、水產養(yǎng)殖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而迅猛發(fā)展,從1992年起飼料總產量躍居世界第二位,到2011年我國飼料總產量躍居全球第一。2009年到2016年,全國飼料總產量從1.5億噸增加到2.1億噸,復合增長速度達到了5.1%。飼料行業(yè)產量增加同時帶動了飼料添加劑行業(yè)產量迅速增加,從2009年到2016年,全國飼料添加劑產量從499.9萬噸增加到859.1萬噸,復合增長速度達到了8.0%。
豬飼料是我國主要的飼料產品。根據飼養(yǎng)對象,飼料可以分為豬飼料、蛋禽飼料、反芻料、水產料及其他特種料。2016年,我國豬飼料產量為8726萬噸,同比增長4.6%;蛋禽飼料產量3005萬噸,同比下降0.5%;肉禽飼料產量6011萬噸,同比增長9.0%;水產飼料產量1930萬噸,同比增長1.8%。2016年,我國各類飼料生產中,豬飼料占比41.7%,排名第一;肉禽飼料占比28.7%,排名第二;蛋禽飼料占比14.4%,排名第三。豬飼料在我國飼料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與豬肉在我國膳食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密切相關。從2009年至2016年,豬飼料產量由5243萬噸增長至8726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5%。
肉禽和蛋禽占比第二,存欄量產量保持穩(wěn)定增長。禽類飼料消耗占比排名第二,且隨著中國蛋白質類飲食結構的改變,中國禽類存欄量近幾年穩(wěn)步增加,從2006年到2016年,中國禽類存欄量從48.4億只增加到59.0億只,復合增長率為2.0%。從2008年到2018年,中國禽蛋產量從2.7千萬噸增加到3.1千萬噸,復合增長速度為1.5%。維生素E是禽類飼養(yǎng)的重要添加劑,能夠幫助禽類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維生素E缺乏時,雞群出現產蛋率下降,胎死亡率高、孵化率低,雛雞發(fā)生肌肉營養(yǎng)不良與滲出性素質、腦質軟化。禽類存欄量的增加和中國雞蛋消耗量的增加會逐步推進對于上游維生素E的需求增加。
2008年到2018年中國禽蛋產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非洲豬瘟疫情爆發(fā),在全國各地蔓延。自從2018年8月在沈陽發(fā)現病例后,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國呈現蔓延趨勢,嚴重影響到我國生豬養(yǎng)殖產業(yè)。疫情發(fā)生后,國家迅速布置疫情防控工作。2018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做好非洲豬瘟等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禁止未經高溫處理的餐廚剩余物喂養(yǎng)生豬。但由于非洲豬瘟傳播快,無有效疫苗,全國各省陸續(xù)發(fā)現疫情。2019年4月,海南省也發(fā)生非洲豬瘟疫情,全國除港澳臺的31個省市自治區(qū)均發(fā)現疫情。截至2019年7月3日,全國共計發(fā)生143起非洲豬瘟疫情,共撲殺116萬余頭生豬。2019年5月,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分離了非洲豬瘟病株,創(chuàng)制了候選疫苗。隨著疫苗研發(fā)工作的推進,預計未來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國蔓延趨勢有望得到有效控制。
非洲豬瘟疫情在全國蔓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能繁母豬存欄量創(chuàng)新低,豬肉產量明顯回落。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我國生豬養(yǎng)殖產業(yè)迎來大幅調整,特別是行業(yè)基礎產能明顯下滑。2019年7月,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2165.0萬頭,同比降低32.2%,為十年內最低水平。生豬存欄量也同樣受到影響,截至2019年7月,我國生豬存欄量為2.2億頭,同比下降9.4%。豬存欄量同比持續(xù)降低,我國豬肉產量也階段性明顯回落。過去十年我國豬肉產量穩(wěn)定增長,從2008年到2018年,中國豬肉產量從4889.0萬噸增加到5404.0萬噸,十年間增加10.5%。但是2019年上半年,在非洲豬瘟影響下,我國豬肉產量有所下降,僅為2470.0萬噸,同比下降5.5%??紤]到生豬存欄量,預計豬肉產量將繼續(xù)下滑。
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變化率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9到2019上半年豬肉產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豬肉價格快速上漲,豬肉進口明顯增加。在國內豬肉供給受非洲豬瘟影響明顯下降的背景下,我國22省市豬肉平均價迎來快速上漲。由此,我國豬肉進口量在2019年上半年迎來大幅增加,達81.9萬噸,同比增長26.3%。特別是6月,我國進口豬肉量達16.0萬噸,環(huán)比增速高達62.8%。預計隨著非洲豬瘟疫情發(fā)展以及國內豬肉價格攀升,進口豬肉量將繼續(xù)保持高位。這將刺激海外生豬養(yǎng)殖產業(yè)產能提升。
豬肉價格周期波動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豬肉進口數量迅速攀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豬肉價格周期性波動明顯,未來有望恢復向上趨勢。作為養(yǎng)殖業(yè)上游的飼料行業(yè)需求具備持續(xù)上行的空間,但由于飼料行業(yè)的下游畜禽養(yǎng)殖行業(yè)具有存欄量的波動變化,會造成飼料產品需求的波動性。生豬養(yǎng)殖行業(yè)的周期性波動特征較為明顯,生豬市場價格的波動周期一般為3到4年。由于我國生豬養(yǎng)殖行業(yè)市場集中度較低,散養(yǎng)規(guī)模大。大量生豬養(yǎng)殖戶根據當年生豬價格行情來安排生產,由于從選育母豬補欄到育肥豬出欄需要固有的生長周期,從而形成了生豬價格的周期性波動。“豬周期”的循環(huán)軌跡一般是:“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增加—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目前,豬肉價格處于價格上漲階段,母豬存欄量或將在未來走出底部。
豬肉價格周期示意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回溯歷史,豬瘟疫情和維生素E價格關聯性較小。蛋白質是生活必需品,主要從肉類和蛋類食品中獲取。中國內地爆發(fā)非洲豬瘟疫情,并不會影響人體蛋白的總攝入量。國內豬肉產量的降低,不僅會促使消費者轉向消費牛羊肉、白肉和雞蛋等產品,而且還將加大海外豬肉進口量。而下游需求具有較強的剛性。而動物飼養(yǎng)過程中的飼料均需要添加維生素,因此豬瘟疫情對于維生素的需求影響幅度或將低于預期。從歷史上豬瘟發(fā)病和維生素E價格走勢來看,近十年來豬瘟疫情爆發(fā)和維生素E價格之間并無明顯聯系。
維生素E價格和豬瘟發(fā)病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豬瘟影響效果有限,飼料需求逐漸回暖。2019年前7月,我國累計生產1.5億噸飼料,同比增長4.2%,高于去年同期增速1.8pct。同時,由于我國維生素行業(yè)在全球范圍內具備優(yōu)勢,下游客戶遍布全球各個地區(qū)。全球范圍來看,亞太雖然占比位居首位,但是歐洲和拉美飼料產量也占比不低,且從增速而言,除去亞太地區(qū),非洲和歐洲也保持較快增長。因此,我國維生素E的出口數量和金額在2019年開始重新逐步回升。
國內飼料消費量逐漸回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維生素E出口量和金額回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到2018年世界飼料產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飼料擬禁用抗生素,利好維生素長期需求。2018年4月,農業(yè)部發(fā)布《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試點工作方案(2018-2021年)》。方案提出,我國將力爭通過3年時間,實施養(yǎng)殖環(huán)節(jié)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試點工作,減少使用抗菌藥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在2020年底以前,藥物飼料添加劑將在飼料中消失,不能再用在飼料生產中。根據海外經驗,在飼料禁用抗生素后,飼料企業(yè)將對配方進行調整,抗生素替代品的需求會增加,同時動物平均飼養(yǎng)時間將會增加。中國推行飼料禁止使用抗生素會促進飼料行業(yè)加速轉型升級。而維生素將受益于這一要求。
歐美飼料禁抗進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供給端洗牌不斷,新周期拐點或臨
維生素E行業(yè)新周期拐點或臨。在近80年發(fā)展歷程中,維生素E行業(yè)格局始終不斷變化。1936年,瑞士科學家首次提取出維生素E結晶,在1947年,羅氏實現維生素E工業(yè)化生產,逐步發(fā)展成為維生素行業(yè)龍頭,并聯合21家企業(yè)形成世界性維生素卡特爾聯盟。但在1999年,世界卡特爾聯盟被瓦解之后,維生素E價格長期處于歷史低位。帝斯曼借機作價19.5億歐元收購羅氏維生素業(yè)務,并在瑞士巴塞爾投資并建設2.5萬噸/年維生素E產能,一躍成為全球產能第一。在中國藍星收購安迪蘇后,全球范圍內形成了帝斯曼、巴斯夫、新和成、浙江醫(yī)藥和北大制藥五大VE金剛,行業(yè)迎來景氣高點。2007-2014年,在高額利潤驅使下,西南合成、北沙制藥、海嘉諾等公司紛紛進入維生素E行業(yè),新的供給參與者的加入加劇了行業(yè)產能過剩,也使維生素E價格不斷下跌。近年來,能特科技在合成技術上的突破以及維生素E新產能的投放,再次使產品價格向下。2019年初,帝斯曼宣布與能特科技開展股權合作,維生素E行業(yè)供給格局有望改善,行業(yè)新周期拐點或已來臨。
維生素E行業(yè)的發(fā)展歷史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寡頭壟斷市場,國內產能不斷擴張。目前主要有9家企業(yè)掌握了維生素E的市場,整個行業(yè)呈現寡頭競爭的格局。2008年到2018年期間,能特科技、吉林北沙、福建海欣、海嘉諾和安徽泰格紛紛進入維生素E市場,另外能特科技計劃新增1萬噸/年產能。原有企業(yè)也在不斷擴產,提高競爭力。2015年,浙江醫(yī)藥位于昌海生物基地維生素E產能擴產至2萬噸/年,而西南合成則在同年退出了維生素E市場。新和成山東基地2萬噸/年維生素E項目仍在建,預計2019年下半年將試車。整體而言,2008-2018年,全球維生素E產能從7.4萬噸/年增長至15.3萬噸/年,年均復合增速達7.6%。
維生素E產能情況(50萬IU/kg)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出口主要以歐美為主要市場。從維生素E市場來看,新和成和浙江醫(yī)藥主導我國維生素E的出口市場,2018年兩者出口維生素E占比分別約為30%和28%。同時,能特科技出口占比迅速提升,2017年到2018年能特科技維生素E出口占比從約11%迅速擴大到近25%。從出口地區(qū)看,美國、德國、荷蘭和巴西為主要的出口地,2018年占中國出口比例分別約為26%、26%、12%和5%。
v2010到2018企業(yè)維生素E出口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0年到2018年維生素E出口國家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維生素E供給存變,行業(yè)整合大幕掀開
短期:行業(yè)集中度提升,豬瘟事件筑底行業(yè)需求
供給方產能集中,利于寡頭壟斷格局。從短期供給看,帝斯曼收購了能特科技之后,行業(yè)的集中度提升,廠商更加容易形成寡頭壟斷。帝斯曼合計產能將顯著高于其他的維生素E供應商。隨著能特科技等企業(yè)新增產能投放,行業(yè)產能會進一步向龍頭集中。2019年8月,冠福股份與帝斯曼簽訂了《股權購買協議》。待交割完成,帝斯曼權益產能擴大到4萬噸/年,市場話語權將進一步增強。受益于此次收購,行業(yè)CR4將從56.2%增加到66.0%,行業(yè)集中度明顯提升。
2018年到2019年維生素E產能分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收購后續(xù)改造,影響企業(yè)生產。帝斯曼需最遲在2020年3月31日前完成對益曼特和石首能特的交割。交割完成后帝斯曼和能特將各出資50%,對益曼特維生素E設施和石首能特相關資產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從帝斯曼以往的收購案例來看,帝斯曼收購之后對企業(yè)進行升級改造會影響企業(yè)生產,并且會持續(xù)一段時間。2017年,帝斯曼收購內蒙古潤邦生物65%股權后對其進行暫時性停產。
帝斯曼布局中國營養(yǎng)品市場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短期,維生素E價格上行。年初以來,北沙制藥、新和成和帝斯曼紛紛提價,維生素E價格較年初上漲約22%,且目前維生素E價格仍然位于歷史底部區(qū)間,廠家漲價意愿較強。短期內,維生素E市場面臨供給集中度提升和全球需求增長的趨勢。
維生素E年內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非洲豬瘟對國內維生素E企業(yè)影響有限
非洲豬瘟(英文名稱:AfricanSwinefever,簡稱: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家豬和各種野豬引起一種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國內屬于重點防范的一類動物疫情。其特征是發(fā)病過程短,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達100%,臨床表現為發(fā)熱,心跳加快,呼吸困難,部分咳嗽,眼、鼻有漿液性或粘液性膿性分泌物,皮膚發(fā)紺,淋巴結、腎、胃腸粘膜明顯出血,非洲豬瘟臨床癥狀與豬瘟癥狀相似,只能依靠實驗室監(jiān)測確診。
非洲豬瘟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是健康豬與患病豬或污染物直接接觸。1921年肯尼亞首次報道發(fā)生非洲豬瘟疫情,該病于上世紀60年代傳入歐洲,70年代傳入南美洲,2007傳入高加索地區(qū)和俄羅斯。2017年以來,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發(fā)生數起非洲豬瘟疫情。2018年8月遼寧省沈陽市發(fā)現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病毒,2019年4月,海南省萬寧市和儋州市發(fā)生非洲豬瘟疫情。這意味著全國除了港澳臺的31個省區(qū)市已經全部發(fā)現非洲豬瘟疫情,僅8個月時間就蔓延全國,傳播速度快,危害性強,在目前仍缺乏有效手段的情況下,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形勢愈發(fā)嚴峻。
非洲豬瘟發(fā)生后,國內生豬存欄數量下滑嚴重,2018年5月生豬存欄數約為3.30億頭,2019年5月生豬存欄量下滑至2.55億頭,同比下降約22.7%。與此同時,國內可繁育母豬數量也大幅下滑,2019年5月能繁母豬2500萬頭,同比2018年5月3285萬頭下降24%。
國內生豬存欄量大幅下滑(單位:萬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能繁母豬存欄下滑明顯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生豬存欄量下滑無疑引發(fā)國內維生素E需求量下滑。依據全球和國內維生素E產量及需求量數據,我們假設非洲豬瘟疫情對國內生豬存欄量減少的不同情形,以及生豬減少下帶來的禽類存欄量的增加,依據不同場景進行測算得出,非洲豬瘟疫情對國內維生素E需求量的影響在937-1966噸之間,占2018年國內維生素E需求的比例為7.81-16.38%,占2018年全球維生素E需求的比例為1.34%-2.81%,占2018年國內維生素E企業(yè)產量的1.85%-3.88%。數據表明,國內非洲豬瘟的蔓延對國內維生素E需求影響較大,但對全球維生素E需求影響有限??紤]到國內維生素E企業(yè)出口為主,國內非洲豬瘟疫情對國內維生素E影響有限。
不同場景下非洲豬瘟對維生素E需求的影響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后非洲豬瘟時代有望促進全球維生素E需求
2019年7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加強養(yǎng)豬場(戶)防疫監(jiān)管、加強餐廚廢棄物管理及各環(huán)節(jié)監(jiān)管,穩(wěn)定生豬生產發(fā)展。2019年7月4日,農業(yè)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了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有關情況,2019年國內共發(fā)生非洲豬瘟疫情44起,除4月份外,其他5個月新發(fā)生疫情數均保持在個位數。目前,全國25個省區(qū)的疫區(qū)已經全部解除封鎖??紤]到技術進步,對疫情的認識在加深,國內有望通過合理防治措施,加快疫情控制進程,有望在短期內步入后非洲豬瘟時代。
在目前尚無特效非洲豬瘟疫苗上市的情況下,全球維生素龍頭帝斯曼相關專家提出保護皮膚健康完整以及粘膜結構,是牢固的天然防護屏障,是切斷非洲豬瘟病毒傳播的有效途徑。而維生素對于構建健康完整的皮膚和粘膜屏障是至關重要,公司建議在非洲豬瘟的威脅下,要加大部分維生素的水平。維生素E是動物體內的主要脂溶性抗氧化劑并定位于細胞膜或細胞器膜上,直接保護細胞膜,同時是機體內自由基的清除劑,防止自由基或氧化劑對生物膜中多不飽和脂肪酸,膜的富含巰基的蛋白質成分等的損傷。VE對免疫功能的影響主要表現為:(1)VE能夠促進機體抗體的產生、(2)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3)改善由于外因引起的免疫機能的下降。
帝斯曼提出更新維生素添加方案,提高豬飼料預混料中與免疫力相關的維生素含量,教保料產品維生素A含量提高10%,維生素E提高19%;小豬料、中豬料、大豬料中維生素E提高28.6%,維生素B2提高6.3%,維生素B6提高33.3%;懷孕母豬和哺乳母豬料中生物素含量提高33.3%,額外增加50mg/Kg維生素C,懷孕母豬維生素E提高10%,哺乳母豬維生素E提高26.4%。
按照帝斯曼推薦的維生素推薦量進行測算,在不考慮存欄量下降的前提,考慮到教保料期間占豬生長周期時間較短,豬的主要生長周期小豬料、中豬料、大豬料中維生素E的添加量提高28.6%,我們假設國內豬飼料維生素E添加量上升25%,依據維生素E下游占比、維生素在不同畜禽品種的消耗結構以及國內維生素E使用全球占比等數據進行測算,維生素E的全球需求增加1.40%;若全球豬飼料中維生素E添加量上升25%,則維生素E的全球需求增加8.19%。
隨著全國25個省區(qū)的疫區(qū)全部解除封鎖,國內防控措施進一步加強,后非洲豬瘟時代漸行漸近,維生素E的需求有望得以擴大,主要來自兩方面需求的增長,一方面是加大補欄帶來的維生素E需求增加,增加量取決于補欄量,偏短期刺激,中長期回到均衡,我們測算,假設短期國內增加30%的生豬補欄量,維生素E的全球需求短期增加1.68%;另一方面是配方改變帶來的增量,這部分刺激偏中長期,會帶來穩(wěn)定的中長期增量。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19-2025年中國維生素E行業(yè)市場潛力分析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天然維生素E行業(yè)投資潛力分析及發(fā)展前景展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天然維生素E行業(yè)投資潛力分析及發(fā)展前景展望報告》共十三章,包含2025-2031年天然維生素E行業(yè)投資前景,2025-2031年天然維生素E行業(yè)投資機會與風險,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