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全球服務器市場增長穩(wěn)健,2017年開始復蘇。全球服務器市場近十年CAGR在6%左右,需求增長平穩(wěn)。2017年起,全球服務器市場呈現明顯復蘇趨勢。傳統企業(yè)用戶正面臨著數字化轉型挑戰(zhàn),需要不斷加快采用創(chuàng)新IT技術的步伐,其復蘇需求更多的集中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業(yè)務負載。2018年,全球服務器市場出貨量達1200萬臺,收入7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200億元。
2009-2018年全球服務器年度出貨量及收入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中國X86服務器出貨量為330萬臺,同比增長26%;收入為170億美元,同比增長55%,近五年CAGR約19%。拉動市場增長的主要行業(yè)為互聯網、電信、金融和服務行業(yè),出貨量增速均超過20%,其中大型互聯網和運營商的增長尤其強勁。IDC預測,到2023年中國X86服務器出貨量將超過525萬臺,未來5年收入CAGR將達9.7%。
一、大數據推動需求
云計算的發(fā)展帶動了互聯網企業(yè)對數據中心的大規(guī)模建設,而數據中心正是由大量的服務器實體構建而成。全球服務器市場受到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大型企業(yè)和中型數據中心支出增長的推動。
2018年,以IaaS、PaaS和SaaS為代表的全球公有云市場規(guī)模達到1363億美元,增速23%。預測,未來幾年市場平均增長率在20%左右,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guī)模將超過2700億美元。2018年,我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guī)模達963億元,增速39%,其中公有云市場規(guī)模達到437億元。預測,公有云市場2019-2022年仍將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到2022年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731億元,CAGR超過41%;私有云市場將保持穩(wěn)定增長,到2022年1172億元,CAGR超過22%。
隨著云計算架構對傳統架構的替代,數據中心的結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計算資源持續(xù)向頭部的數據中心集中。互聯網和云計算的寡頭效應催生了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需求,很多大中型企業(yè)也開始將分布在各地的小型數據中心整合成大型數據中心。據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在用數據中心中小型為主,機架數量占61%,在建數據中心以大型和超大型為主,機架數量將占規(guī)劃裝機規(guī)模的85%。
數據中心設備采購成本中服務器、網絡設備、存儲設備、安全設備和光模塊/光纖等占比分別為69%、11%、6%、9%和5%,不同的方案略有不同,但是
總體來講,服務器成本占比IDC硬件成本約60-70%。
在建IDC規(guī)模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用IDC規(guī)模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IDC成本結構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特大公司客戶(擁有100萬臺服務器以上)為服務器市場貢獻50%以上收入,大型公司客戶(擁有10-50萬臺服務器)貢獻10%以上,占據服務器需求的半壁江山。根據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特大與大型數據中心(擁有10萬臺服務器以上)有40%來自美國,中國僅占8%,長期來看仍有數倍的提升空間。
2018年全球特大數據中心分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AI服務器主要指的是采用異構形式的服務器,目前廣泛使用的是CPU+GPU。2018年,中國GPU服務器市場規(guī)模為13.05億美金(約合人民幣90.05億元),同比增長131%。仍然是AI基礎架構領域的主流,銷售額占比達到99%。根據IDC預測,到2023年中國GPU服務器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43.2億美金(約合人民幣298億元),未來5年整體市場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27%。
2018-2023年中國GPU服務器市場規(guī)模及預測(百萬美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8成銷售額來自于4卡以上GPU服務器,占比達到80.4%;16卡GPU服務器增長迅猛,銷售額從2017年的2,090萬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2.63億美元,同比增速高達1,161.7%,在GPU服務器整體份額中的比例從2017年的3.7%快速攀升至2018年的20.4%。多GPU服務器呈現出的高速增長趨勢表明,隨著數據的爆炸增長與深度神經網絡日趨復雜,更高性能AI服務器在線下場景落地,AI算力需求逐步邁入高峰期。
2017-2018年中國GPU服務器類型分布(百萬美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X86服務器市場出貨量66.2萬臺,同比下滑0.7%;市場規(guī)模35.90億美元,同比增長13.5%。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務器出貨量260萬臺,同比下降5.1%,市場規(guī)模達到198億美元,同比增長4.4%。出貨量負增長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第一季度本身為采購淡季;另一方面是由于互聯網公司相較2018年上半年需求有了明顯的收縮和延遲。同時由于互聯網客戶及傳統行業(yè)客戶的配置不斷提升,硬盤和內存數量和容量繼續(xù)增加,X86服務器均價不斷增長達到歷史新高。尤其在電信、金融和教育等行業(yè),均價明顯高于X86服務器市場平均單價。
2019Q1中國X86服務器市場規(guī)模及其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格局
服務器行業(yè)市場集中度較高,且國產服務器廠商的市場份額不斷增長。服務器行業(yè)屬于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行業(yè),進入壁壘較高,全球范圍內只有少數廠商掌握相關技術并形成生產規(guī)模。目前,國內參與高端計算機行業(yè)競爭的企業(yè)主要有聯想、華為、浪潮信息、新華三和戴爾等企業(yè)。由于多年技術積累帶來的產品實力的提升,國產服務器廠商的市場份額持續(xù)攀升。在技術比較成熟的X86服務器市場,出現了向國產品牌集中的局面,市場價格競爭也不斷加劇。
中國服務器市場:國產品牌為主。與全球市場不同,中國服務器市場由國產品牌主導。2018年中國x86服務器市場中,僅有戴爾一家外國廠商位列前五,其他四家分別為:浪潮、華為、新華三、曙光。此外,ODM直銷市場占有率也較低。
2019Q1中國X86服務器廠商市場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服務器市場:戴爾、HPE、浪潮位列前三,ODM廠商崛起。近五年來,品牌廠商戴爾和HPE始終位列全球服務器市場占有率前兩名,各自保持在20%左右。浪潮位于第二梯隊,占據6.2%的份額。其他三大品牌廠商聯想、IBM和思科,分別擁有5%左右市占率。受益于下游科技公司采購方式的改變,自2017Q2起,ODM直銷迅速崛起,2019Q1市占率達23%,對品牌廠商形成侵蝕。
2015-2019年全球服務器廠商市場占有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云計算等新產業(yè)興起,服務器產業(yè)鏈的下游客戶發(fā)生了改變,科技巨頭成為了主導。憑借自身的資金和技術優(yōu)勢,科技巨頭具備自主開發(fā)管理軟件進行服務器維護的能力,因此更希望直接向ODM廠商采購服務器硬件設備、并自行組裝,跳過品牌廠商,以降低數據中心成本。為了規(guī)范硬件標準,美國與中國科技巨頭與分別聯合組建了開放計算聯盟OCP(OpenComputingProject)與ODCC(OpenDataCenterCommittee),OCP成員包括Facebook、微軟、谷歌等,ODCC成員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
品牌廠商在軟件開發(fā)實力、服務器產品性能和穩(wěn)定性以及客戶響應速度方面更加具有優(yōu)勢;而白牌服務器廠商在成本控制能力、大規(guī)模生產制造能力方面略勝一籌。當然以上的比較有個前提,就是針對云服務所需要的服務器。
三、行業(yè)趨勢
云計算、AI等新產業(yè)興起,服務器產業(yè)鏈的下游客戶發(fā)生了改變,互聯網科技巨頭成為了主導。服務器市場與科技巨頭CapEx。高度相關。根據2015-2018年季度數據,全球服務器出貨量增速變化基本與亞馬遜、微軟和谷歌資本開支增速保持一致,計算二者相關系數達80%;中國服務器出貨量增速變化基本與阿里、騰訊和百度資本開支增速保持一致,計算二者相關系數達90%。
2015-2018年,全球科技巨頭亞馬遜、微軟和谷歌資本支出CAGR分別為35%、29%和40%;同期,中國科技巨頭資本支出CAGR分別為66%、46%和19%;總體維持了迅猛增長。
2018年,亞馬遜技術基礎設施投資(主要用于亞馬遜云服務AWS)達到110億美元,微軟財產與設備投資達到140億美元,谷歌資本開支總體達到240億美元。相比之下,中國科技巨頭投資規(guī)模較小。2018年,阿里巴巴、騰訊與百度資本開支分別為50億、23億與9億人民幣。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19-2025年中國電腦服務器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EPIC服務器行業(yè)市場動態(tài)分析及產業(yè)需求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EPIC服務器行業(yè)市場動態(tài)分析及產業(yè)需求研判報告 》共八章,包含中國EPIC服務器產業(yè)鏈結構及全產業(yè)鏈布局狀況研究,中國EPIC服務器行業(yè)重點企業(yè)布局案例研究,中國EPIC服務器行業(yè)市場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策略建議等內容。



